【精华】冬至的作文500字汇编10篇
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500字10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呼呼的北风来了,寒冷的北风预示着冬天的到来。
今天是冬至,从今天开始,才算是“一九”了。都说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”,在今天的时候,我真是感受到了这种感觉。
由于今天是星期六,我需要去上补习班。“哗啦!”我一把拉开了窗帘。没想到,今天窗户上冻了薄薄的一层冰!我大吃一惊,用手轻轻抚摸着玻璃上的薄冰,心想:没想到今天仅仅是第一天,温度差异就这么大啊!?更让我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。
我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,就急急忙忙地往补习班里赶。我刚一出门,一股前所未有的寒冷气息扑面而来。我冻得直缩脖子、打喷嚏。
“呼呼呼——”一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。虽说是微风,但是还不如狂风,微风让我的脸一会儿冷一会儿热,真受不了这种“煎熬”。不过,还好补习班离家并不远,不到五分钟,我就到了补习班。不过,在这五分钟里,我的脸冻得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,像刚冻上的冰一样冷。
到了补习班,本以为会暖和一些,但是……一进门,只感觉比外面的温度热了一点,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。进了门,跟进了冰窟差不了多少。不过,幸好有空调这位好帮手,开了空调,不感到那么冷了。阵阵暖风吹来,让我想到了春暖花开的春天,哈哈!那时候,就不会这么冷啦!
毕竟是中午了,我从补习班上完课出来,并没有感觉到早上那种冰冷刺骨的寒冷,而是太阳从厚厚的雾霾里钻了出来,用它那火热的身体来送给我们温暖。嗯,真舒服啊!
以后的天里,气温会越来越冷,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哦!
据记载,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。《汉书》有云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”也就是说,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因此,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习俗,也往往出现在冬至。冬至又被称为“小年”,一是说明年关将近,余日不多;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。
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,因此,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,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。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,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。因此,也可以说专门过“冬至节”是自汉代以后才有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
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官方例行放假,官场流行互贺的“拜冬”礼俗。《后汉书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各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,欢乐地过一个“安身静体”的节日。魏晋六朝时,冬至称为“亚岁”,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;宋朝以后,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。
唐、宋时期,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,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。明、清两代,皇帝均有祭天大典,谓之“冬至郊天”。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,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,就像元旦一样。
哦,春天!
当嫩绿的新叶爬上了枝头,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刺破苍穹的那一刻,我知道你信守我们之间的诺约回来了。我流着泪在远方向你招手,春天,我,我在这!
你说你想要去远方,你说你不想被束缚住,所以,我放手让你去追逐自己的理想。在临行前的一天,我哽咽地笑着问你:”你会回来吗?”你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,允诺在明年的'这个时候,会再回来。清风伴着你的脚步带你远去。我的心刺痛了,”春天,你一定要回来啊!”我在心中呼唤。
在你走后的日子里,我的心情得变化无常。起初,我很躁动,对每个人都是怒视而目;渐渐地,我开始哀伤,心情跌落谷地;最后我再也忍受不了寂寞的吞噬。我无助颓唐,我再也没有理由说服自己了,你离开的时间有多长,你知道吗?我郁郁寡欢,黯然神伤。
在冬至后小雪飘零的傍晚,我收到你的来信。你说你很快乐,因为你每至一处,那里的生命都再次复苏,它们都很感谢你的到来,每个人也都是如此。能够帮助别人是幸福和快乐的。
我羞赧地涨红了脸,我不该那么自私的想把你留在身边,因为你是大家的,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你的”经过”。
在这样宁静的夜晚,我倚靠在你的胸脯上,一起数星星,看月亮。你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你的经历:有一次,你一直走了三天三夜,没有水喝,没有食物,你说那里竟是一片沙漠,那里的人们都过着没有春天的日子。你看了后,很是心痛,说打算明年再到那里去,因为你在”山穷水尽”的时候,看到有许多人正在种植生命的植物,它们都需要你的再次经过。我认可地点了点头。
人不能自私的为个人而牵强住新生代的事物的萌发,我们应相信,我们的慷慨会是更多人的幸福。
哦,春天!记得要经过荒芜,穿越沙丘,迈过荒山野岭,留下你的脚步。
傍晚,我和妹妹一放学就来到了奶奶家,说好了,要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。爷爷、奶奶也正要出门乐呵呵地迎接我们呢!该吃晚饭了,奶奶端上了白切羊肉、红烧排骨,热气腾腾的香菇鸡汤全是我们爱吃的菜,奶奶说:“有句老话说啊,冬至夜,‘有铜钱人吃一夜;呒铜钱人冻一夜’旧社会中有多少人家,在这个时候穷人都只有挨冻的份啊!”奶奶在与我们忆苦思甜呢。
是啊,爷爷接着说:“现在时代不同了,孩子们多幸福啊!你们知不知道有关冬至的来历呢?” 晚饭后爷爷给我们讲了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以后就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来过了,有冬至宰羊,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,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籽习俗。怪不到早上我们吃的就是奶奶从穆桂英美食店买回的糯米团籽啊!
同时,爷爷说道:“冬至也是一个节气,太阳的照射有过了冬,长一葱;过了年,长块田之说。每年冬至节也告诉我们气候都要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交冬数九就是从冬至开始。有农彦说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;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;七九河开八九雁来;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 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。过了冬至,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,过了今晚明天就是冬至节了,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,春天也就离我们不远了,冬至节前我们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冬至夜!
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,如此,若有来生,就让我做一条鱼吧,或许只有这样,才能淡忘七情六欲的滋味。
——题记
风起风落,转眼间,秋去冬至。
凉风乍起,袭起一地黄叶,天际微红,照映一片大地,这是一个秋冬交替的早晨。
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,忽的,一抹黄色从天而降,轻巧的落在脚下,不由唇角依稀微翘,呵,落叶吗?
它如同我的漫无目的随风飘至此,而最终的归宿又是哪里呢?即便有“化作春泥”的念想,可在这喧嚣的城市中间,这般,终究是幻想。
英国诗人丁尼生曾经说过:“天下最沉痛的事情莫过于回忆起欢欣的日子。”如若落叶有人的情感,或许它会在生命消释时而感到痛苦罢。
世界上最幸福的不是高智慧的人类,而是记忆只有七秒的鱼,或许,在七秒之前,它意识到自己将要死亡,可七秒之后,一切都烟消云散,而它也化为了宇宙间一粒尘埃,没有留下一丝遗憾与悔恨。
人生来便注定有一日会死亡,可奈何悲伤与欢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却贯穿了人的一生,只要人存在一日,那么他心中必然会有这两种情感,而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也只是铭心刻骨和一笑而过罢了。
不得不说,我的悲天悯人在一些人看来或许只是用来点缀沧桑的饰品,可在我看来,我的悲天悯人莫过于是喜悦之中含着泪水的忏悔,是哀莫大于心死的辛酸。
驻足许久,悠悠叹了一口气,再低头,那最初的落叶早已被层层覆盖,双眸一黯,慢慢弯下腰,用手轻轻拨开那层层束缚,终于,还是发现了它,那最初的落叶。
风落罢,一切便尘埃落定,唯有我与那遍地落叶依旧没有归宿。秋去冬至,这是旧的结束亦是新的开始。
冬至代表团圆。古代,穷苦的老百姓十分重视这个节气,因为它寓意这一年最艰苦的日子要来了,就是粮食短缺,天气越发的寒冷。这一天,人们会包饺子,围在一起吃一顿热热乎乎的饺子,祈愿在接下来的艰苦日子里,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!为什么吃饺子呢?因为饺子的形状就像一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。
如今,时代的发展,国家的富强,我们再也不愁吃穿用度了。不过,我们却从来没有忘记这样的文化传统节日!
冬至,我和妈妈趁爸爸还没有到家,便包了好多饺子。妈妈的老家冬至的习俗虽然不是吃饺子,但是爸爸的老家是的,妈妈第一次包饺子想给爸爸一个惊喜。看着笨手笨脚的妈妈在厨房狼狈不堪的样子,我竟然笑出声来。我想:既然我们都是第一次包,干脆和妈妈来一次比赛。没想到,最后我居然在时间上大获全胜。不过,可能是我太急功近利想要战胜妈妈,最后煮出来的饺子有个别开口的,很明显是我包的,看来呀,慢工出细活是有道理的,应该是妈妈赢了。
爸爸到家的时候我们已经结束了比赛,所以,爸爸以零个饺子的成绩获得这次家庭包饺子大赛的最后一名。我和妈妈罚他吃掉全部开口的饺子,爸爸一开始不知道那些都是煮的开口了的饺子,乐呵呵地说:“这算什么,我可是大胃王。”爸爸说完便开始大口地吃起来,吃一个脸色痛苦一点,吃一个脸色再痛苦一点,到最后,爸爸哭丧着脸说:“这些饺子颜值不够啊,还是放过我吧……”
这次的冬至包饺子大赛令我印象深刻!
今天是冬至,是24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。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的日子。冬至有北方吃饺子、南方吃汤圆的风俗。传说这个风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治病救人而流传下来的。
今天我们全家想包三鲜馅的饺子吃。中午,我和妈妈先把韭菜择干净又用水洗干净放在篮子里晾干,用泡上了木耳和冻虾。下午放学的时候发现木耳大得填过了碗,他变得可真快!大大的木耳有的像我们的耳朵一样。
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了准备工作之——和面。我一边用左手加水,一边用右手和面。不一会儿,干干的面成了一个个小湿面团。我又左右手开攻把面往一个方向揉终于和成了一个大面团。妈妈高兴地说:“儿子,你学会和面了!”
在妈妈的鼓励下,我又拿了两个鸡蛋打在碗里,我一敲它就碎了,黄澄澄的蛋黄流了出来。我拿着筷子使劲搅拌,妈妈在锅里放上了油,我倒了进去,用筷子搅拌了一下就好了。原来鸡蛋就是这样炒出来的呀!
木耳、虾仁在我的刀下粉身碎骨,妈妈在盆里把所有的馅放到一起加上了油、盐调好了馅。准备包饺子了,妈妈擀皮,我包饺子。我先把面皮平摊在左手掌上,用勺子把先放到中间,再两面对折,把边捏严实就好了。看着妈妈包的饺子又圆又鼓,我包的又瘦又小我不甘心又连续包了十来个。看着他们一个个站好队排在那里,好像要急着下锅呢!
锅里的水等得不耐烦了,咕咚咕咚翻起了滚儿。我和妈妈把饺子一个个放到水里,盖上锅盖,等了几分钟水开了,饺子也在快乐的跳舞。妈妈说:“接一勺凉水倒进去,等水开了,饺子出国就可以出锅了。”于是我就依照这样,饺子被我盛到了盘子里。
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啊!
对苏州人而言,冬至大如年。老苏州过冬至的规矩很多,给老祖宗过节,必须喝冬酿酒, 合家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??还有老人们经常说的:邋遢冬至干净年。意思是如果冬至 那天天气不好的话,那么到了过春节就一定是个大晴天。 冬至夜的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冬酿酒了, 冬酿酒大家都知道吧?每年冬至苏州人就会 喝,就因为这样冬酿酒一年只酿一次,甜甜的酒上飘着几朵桂花,闻着有淡淡的香味, 如果你品尝过,就会感觉到他的色香味俱全??苏州冬至的习俗很有趣,大家快来体验一下吧。
“冬至大如年”, 在不少“老苏州”的印象中, 冬至比过年还要隆重, 除了喝冬酿酒、 吃一顿团圆“冬至夜饭”外,还有送冬至盘、拜冬、祭祖、吃冬至团子等,“节目”绝 对不比过年少。冬至夜,正是寒风凛烈的时候,偏又是长夜难熬。最相宜的则是一家人 围炉餐炊,抱团取暖,共度这漫长时光。所以,苏州的冬至习俗,便与团聚有关、与吃 有关。 下午早早和爸妈一起赶到奶奶家,爷爷笑呵呵为我们开门,迎面飘来阵阵香味,是我 最爱吃的红烧肉。开心地跑到桌边,已经摆满了菜肴,奶奶还在厨房忙着下馄饨。妈妈 到厨房帮忙,爸爸和爷爷唠叨家常,而我嘛,大快朵颐,开心得品尝菜肴。爸爸拿起手 机给我这个馋猫拍了张照,瞧,多么丰盛。所有菜都上齐,大家围着团圆饭,一起回忆 过去的美好时光,描绘着未来的美好。三代同堂,其乐融融。最后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, 爸爸妈妈心想事成,小伙伴们健康成长。
不知不觉,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,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。
冬至,为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十一月十五日,终藏之气,至此而极也。”冬至这天,日子短暂,太阳匆匆出来,又匆匆离去,夜晚悠长。
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古人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,更是留下隽永的诗篇。宋代诗人陆游在《辛酉冬至》中吟道:“今日日南至,吾门方寂然。家贫轻过节,身老怯增年。”可以看出,那时冬至之际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寿啊!杜甫的《小至》中也有云: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管动浮灰。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”在作者的笔下,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,它让人们休养生息,孕育精力,时刻准备着去奏响新一年的激昂乐章,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。
冬至后,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“进九”。民间习惯自冬至起“数九”,我国民谚就有“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春打虎”的说法。
记得小时候,到冬至那天,母亲总会包核桃饺子给我们吃,老家就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和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说法。母亲说,只有吃冬至的饺子,耳朵才不会冻伤。记忆中,母亲将捣碎的核桃和着白菜,再加上大葱、蒜苗的点缀,放上各种美味调料,那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大功告成。低眉之间,冒着腾腾热气的饺子就在眼前。屋子里的炉火正好,一座土炕也像烙饼似的烫人。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,吃着饺子,说着笑着,感受着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温馨的幸福。
冬至是季节的一个片段,季节是人生的一个画面。冬至到,他乡的游子,背上行囊回家,在寒冷的日子里,和全家人坐在一起,包饺子、拉家常,给父母亲斟上一杯老酒。这种冬日里的温暖,足以让我们珍藏一辈子。
傍晚,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,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。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!
该吃晚饭了,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,笑着说:“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。”我听了,急忙拿起勺子,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,心想:我一定要快快长大!弟弟也想早点长大,一边夸饭香,一边埋头“苦干”哩。
吃完饭,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,“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还有,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。”
“百鬼夜行,午夜12点鬼门开,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!”外婆也插了一句,弟弟吓得毛骨悚然,搞得全家哈哈大笑。“骗你的啦!”外婆笑着说。“不过,也应该早点睡,添岁嘛!”在全家的笑声之中,我想起了杜甫的《小至》: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管动飞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……
第二天醒来,是冬至节,太阳开始回来了,春天也越来越近……
文档为doc格式